海棠搜书 - 言情小说 - 功名路(科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5

分卷阅读195

    最热的那一阵很快就过去了,秋风泛起的时候,鱼儿也肥了,原本试验养鱼的鱼池里,繁衍了一波又一波,金大人给沈陵送了一缸子鱼,沈家吃到后边都不想吃鱼了。

这也验证了,混合养殖是完全可行的,金大人给淮南府的官绅世家都送了一篮子的鱼,放出了水产养殖的消息。

如今挖好了两个池塘,可不是家里挖出来的鱼塘,面积可不小,现在可以一同和混合养殖的方子一起出售。

金大人亦是促狭,当初不肯送粮的大家,他连鱼都不送,更不用说把池塘卖给他们。

今年秋收,淮南府的粮食产量比去年多了几十石,收上来的税赋自然亦是增多了,和周围的几个府城相比,数据不要太好看。

*

“夫君,爹说明年让弟弟来淮南,让他准备后年的秋闱。”文以苓收到京城的来信也不禁露出了喜色,在外地最惦念的就是家中的亲人,弟弟能来,也算是一解思念。

沈陵也拿到了老师和汤鸣则给他的信,老师还是老样子,夸他之后还得敲打他不能得意忘形,不过沈陵知道他一定是满意的。

汤鸣则的信就有趣多了,酸溜溜地说他在地方乐不思蜀,他在京城水深火热,当然最后还是说很敬佩他能做出这样一件大事。

“盛哥儿的确可以下个场了,明年的话,我估摸着得三四月才能到,盛哥儿肯定是想一路游荡过来。”沈陵笑着说道。

文以苓埋怨道:“路上得多危险啊,早点过来才是。爹说,让他跟着你学一学,他这路上耽搁这么久。”

从他的角度看,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已经可以独立了,沈陵回想自己的科举之路,觉得自己游学这一段经历对自己还是很有帮助的。在现代,经常出去旅游的孩子一般会更落落大方,因为出去见过的事物多了,培养了孩子的眼界和素养。

放古代也是,所以沈陵觉得在年年这个年纪下放也是有好处的,他一路坐船又坐车,见到人和事多了,一点也不怕生。

女性更加注重安全一类的问题,不爱冒险。但事情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像沈陵游学的时候,再小心也是各种状况,无法完全避免,但在这些小状况里面,沈陵也是成长了起来,到后面出意外越来越少。

今年八月初,年年就两周岁了,皮出了天际,每天霍霍沈全的花花草草,也就只有沈陵能管得住他。

今年年底,沈陵向中央申请回建康府过年,审批了,年前一家人从淮南府回到建康府,整个建业县都震动,时隔多年沈陵终于回到家乡。

可惜身为地方官,他不能在外地待太久,在建康府半个月,他就必须先得返回。

开了年,文以苓就开始翘首以盼文启盛的到来,然而更早到来的是圣上驾崩的消息。

圣上驾崩,太子登基!

第章

虽说是迟早的事情,但事情突然到沈陵措手不及。科举出身的官员对当任圣上都有一种天然的崇敬,他们被誉为天子门生,自然地亲近点他们为进士的天子。

再者,先皇励精图治,年轻时南征北战,平定叛乱,算得上一代明君。

但明君也有暮年时,纵观历史,不少皇帝年轻时非常英明,到了暮年就晚节不保。人年纪大了以后,由于地位的特殊性,一些认知都是发生改变。

到了一定年纪,实际上不太适合做皇帝了,首先大脑已经开始退化了,没有那么多经历,在处理政事上肯定不如从前,再者皇帝多疑,对于继任者以及自己儿子的不信任,以及皇子之间的斗争加剧,皇朝动荡。

前几年就是很好的印证,先皇晚年的时候党派斗争激烈,对地方关注甚少,以至于去年淮河水灾,也没有派出治水官员。

先皇虽然反复无常,捧三皇子,但最后在临终前,还是替太子解决了三皇子,让三皇子为他守皇陵,亦是保全了三皇子一脉。

先皇疼爱三皇子因三皇子与他肖似,但如今天下太平,太子宅心仁厚更适合做皇帝。先皇大概知道如果他不解决这个隐患,太子和三皇子必定会有死伤。

即便如此,沈陵还不知道京城的状况,地方收到京城的消息少而且慢,他还是得等岳父汤鸣则给他递消息过来。新皇登基之前,怕是还得动荡。

沈陵和金大人把讣告向下发,也都穿起了素服,命令家中禁酒禁rou,闭门不出以示哀悼,民间也会禁婚禁宴,其实一个君王的去世对百姓的影响不大,让他们禁婚禁宴也不会完全实施到位。

金大人同他说道:“如今不知京中形式,我们地方牵连少,但也还是谨慎为好。去年没给你表功亦是怕我们卷入这趟浑水,现在更是要小心,只怕京城还不太平。”

“大人,您是为我好,您比我经验丰富,下官听您安排。”沈陵知好歹,金大人也是为了他好,而且沈陵也没有那么大的功利心,当初治水的时候本就没想那么多。

地方相安无事,京城却是一片水深火热,汤鸣则给沈陵寄过来的书信越来越触目惊心,他也有些懊恼没有早日出京,如今这般局势,站队不站队都是错,除非站对了,站错了日后难逃大劫,不站又容易被秋后算账。

汤家选择了太子,名正言顺,但三皇子四皇子很有可能孤注一掷。

沈陵还颇为担忧在京城的岳父,岳父为人淡泊,素来不爱争名夺利之事。

先皇驾崩的时候,文启盛已经启程了,算一算日子,应该也快要到了。

今年是院试年,沈陵和金大人要参与命题,想想自己当年参加院试时的慌慌,不知不觉竟然过了这么久。

教谕看了看府城的两座大山,心神一敛,自从沈大人来了,他们下面做官的都得上点心,虽说沈大人瞧着温和,做起事情了可马虎不得。

金大人摸着胡子道:“孝原,你善策论,策论题就你来写,诗赋就本官来吧。”

金大人一直对自己的诗赋还颇有信心,平日里也爱以诗赋赠人。

沈陵道:“大人的诗赋这般出众,我们哪好在您面前班门弄斧,也只有您出题才成。”

金大人笑着说道:“你就是不去钻研,时间长了摸着了窍门就好了。”

沈陵写诗就像是碰运气,运气好妙手偶得,脑子里要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