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搜书 - 都市小说 - 大时代之巅在线阅读 - 第860章 峰会

第860章 峰会

    10月19日,微软的web2.0峰会。

    周不器一行去了西雅图,薛姨妈、伍雨和宝珊,跟过去几天一样,依旧是旅游、拍照、购物,逛博物馆。

    周大老板把保镖安排在她们身边,只身去了微软总部。

    所谓的峰会,就是由微软的人在大礼堂里开一场讲座,讲述微软关于web2.0的理念以及将要推出的web2.0网站的模型框架,对外出售。

    归根结底,是为了卖货。

    不过微软的牌子太亮了,比尔·盖茨广发请帖,全球科技圈的大佬几乎都到场了,隔着很远,周不器就看到了扎克伯格,他站在路边和一位戴着眼镜的男士热聊着什么。

    走过去简单地介绍,才知道这人是谷歌工程副总裁亚当·布斯沃斯。

    讲座只是次要的,这么多人过来,其实就是想借着微软的号召力,大家聚在一起,展望未来科技。

    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场社交活动。

    大佬们相互结识,共同创造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对于一些慕名而来的小人物来说,当然就是聆听这场web2.0的讲座了,感受科技的魅力。有机会的话,也可以远距离的感受一下大人物的风采。

    周不器和扎克伯格结伴而行,没去礼堂,往迎宾楼的方向去。

    小人物们都在大礼堂里,等待着讲座的开始。

    大人物们基本都在迎宾楼那边,那里有很多设施,还陈列着微软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史,像一座博物馆,是对外宣传用的。

    没走几步,周不器就看到了两张黄色面孔,看样子像是同胞。

    没等他开口,对方就很兴奋的走了过来,“周总!”

    周不器有些惊讶,“你们认识我?”

    对方笑着说:“认识,见过好几次,我是苗人凤,这是我的徒弟,鲁肃。”

    “阿里的?”

    周不器睁大眼睛,这俩花名可够响亮。

    苗人凤笑道:“对,支付宝就是我做的。”

    周不器的态度就热情多了,跟扎克伯格说了几句,让他先走了,然后笑着问:“你们专程来参加微软的峰会?”

    “对。”

    “这峰会没啥意思,除了卖货,就是搭建人脉的。嗯……你俩什么时候来的?”

    “昨天刚下的飞机。”

    “公款出差吗?”

    苗人凤和鲁肃俩人就哈哈大笑,觉得这个周总平易近人又幽默,“对,公款。”

    周不器暗暗颔首。

    以小见大啊。

    老马愿意出钱把俩技术人员派到美国来参加这种技术峰会,可见他的企业思路有所变化,要带领阿里向技术化的方向转型了。

    “周总,刚才那个人……”

    “扎克伯格,facebook的老板。”

    果然是他!

    苗人凤和鲁肃对视一眼,都深吸了一口凉气。

    心中对这位周大老板,不由得肃然起敬了。

    年纪轻轻,不可轻视啊。

    跟硅谷的大佬谈笑风生,真是气派。

    周不器向周围看了一圈,都是西装革履的白皮肤,忍不住问:“见到别的什么国内同行了吗?”

    苗人凤摇摇头,没见到。

    鲁肃感慨了一声,来的都是白人,刚才我看到过去了一群印度人,同胞没见几个。这样的盛会,硅谷巨头宁可安排印度人来,不安排华人,可见缺乏重视。

    “也不能说是不重视,忌惮吧。”

    周不器叹了口气。

    最近美国这边曝光了一个新闻,说是有一个华人在思科任技术总监,偷偷下载了很多技术材料和图纸,想要带回国内。结果被发现了,在海关被扣下了。

    类似的事还有很多。

    时间长了,老美肯定会有所忌惮。在高科技公司中,提拔骨干的时候,就会尽量的避开华人,以免造成技术泄露。

    相比之下,印度人就不会了。

    华人心中的强国梦是基因里带着的,这是属于祖先的荣光。很多人都是宁可冒着巨大的风险,也想做出一些贡献。印度跟华夏的差距太大,方方面面都落后。印度裔也没什么心情回国报效,就想一辈子安安逸逸的在美国生活。

    这就让老美产生了信任。

    同样是吃苦耐劳,印度裔、越南裔、马来裔这些来自落后国家的科技人才,会比其他的亚裔更受欢迎。

    “你们这是要去礼堂吗?”

    “对。”

    “别去了,跟我走吧,去迎宾楼看看,比尔·盖茨在那边当导游呢。”

    “啊?”

    苗人凤和鲁肃就有点受宠若惊。

    周不器一挥手,“走吧,名义上,就说你俩是我的助理。”

    去了迎宾楼,就看到了二三十人,很多面孔都很熟,比如易贝的梅格·惠特曼,比如新闻集团的默多克,比如雅虎的杨志远。

    墙壁上挂着很多老照片,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是微软的一段成长史。

    此前来过的人,都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去窃窃私语拉关系了。

    没来过的人,都饶有兴致的听着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的解说。

    周不器、苗人凤和鲁肃三人,就跟着比尔·盖茨,把整个微软的发展史都参观了一遍。

    大家都很熟悉比尔·盖茨,世界首富嘛,微软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太有名了。

    可是对微软的ceo史蒂夫·鲍尔默,就不是很了解。

    比尔·盖茨就很得意地说了一段他俩在哈佛上学时的一段故事。

    当时,比尔·盖茨读大一,鲍尔默读大二,因为“特立独行”的相同属性,以及远超常人的理解能力、反应速度和永远也消耗不完的精力,这俩人像是两个大奇葩。

    然后,他俩就搬进了同一间宿舍,成了室友。

    谁也不服谁。

    都想证明自己更优秀。

    比如谁打游戏更厉害?两人就几天几夜的在宿舍里打游戏,谁也不出门。比如谁的数学能力更厉害?吵闹声被隔壁同学给举报了。

    最夸张的一件事,两人为了证明自己是更聪明的那个,毅然决然地跨专业选修了难度极高的研究生课程——宏观经济学。

    这还不算。

    为了证明自己厉害,两人挑好了课程之后,谁都不去上课。不仅不上课,一学期下来,谁都不许学习与宏观经济相关的内容。

    到了期末,快考试了。

    两人才约定好,同时发力。

    几天几夜不睡觉,拼命的学习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时,满分是100分,比尔·盖茨得了99分,鲍尔默得了97分。

    这个成绩让为研究生讲课的老教授很震惊,细查之后,才发现这俩人一堂课也没上过,一个是大一,一个是大二。

    再一细查,发现这俩人别的课也不上,天天逃课。

    而这俩人门门课都是a。

    “花最少的时间来获得最高成绩,是我们当时的拖延游戏。”

    说到这件事时,比尔·盖茨掩饰不住得意。

    鲍尔默则一脸的愤愤不平,表示自己当时发挥不佳,这才导致分数低了2分。

    周不器听了这个故事,有点麻了。

    他当初组建十校创业联盟时,采用了交叉混合的选材方式,考察了能力、韧性、眼界、包容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尽可能地挑选出那些不以学业为重、不怎么上课却也能够有出色成绩的“天才”。

    结果证明,他的选择比较成功,绝大部分人都能独当一面。现在成就比较低的,也就是薛宝珊、陈东和孟厚坤了。

    宝珊是婕妤传媒的副总,陈东和孟厚坤是紫微星的m5。

    可这一比较,差距就出来了。

    这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真是两个大奇葩!

    不说别的,跨专业、跳级的去选修经济学的研究生课程,还不准上课、不准学习……这神奇的脑回路,一般人真是想都想不出来。

    周不器觉得要是能早点知道这个故事,自己当年也用类似的方法来选材,说不定能组建起更出色的创业团队。

    国内不缺乏天才。

    缺的是把这种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天才筛选出来的机制。

    再一看身边的苗人凤和鲁肃。

    就发现这俩来自阿里的顶尖工程师,神色都有点自卑,有一种望尘莫及的感觉。

    周不器就很惊讶。

    果然是马老师啊!

    比尔·盖茨的语速这么快,他俩竟然能听懂?

    没一会儿,去了大会议室喝咖啡。

    没人落座。

    大家都是站着,相互寒暄,互递名片,周不器也收到了十几张名片,其中有一位女士叫弥娜·特洛特,是博客业知名公司六度空间的创始人。

    在主推六度空间的一款产品,叫movable_type。

    周不器还真知道这产品。

    其实就是博客的开放平台,算是全球这个方向最早的开放平台业务了,也是做的最好的,收入颇丰。

    非常贵!

    25个用户,售价599.95美元。

    太黑了。

    这种定价也就是在发达国家,做一些企业级市场还行。在发展中国家推广个人业务,根本不可能。

    比如有1000万用户的新浪博客,如果要用这套产品,要花2.4亿美元!

    把新浪博客卖了也付不起。

    花5000万华夏币从朋友网买来开放平台,即插即用,多香啊?

    不过,弥娜·特洛特女士的另外一番话,引起了周不器的重视。

    日本的博客业非常发达。

    博客数量,比中美还多。在博客业已经逐渐被sns取代的大环境下,只有日本市场,博客业还遥遥领先sns网站。

    而日本的博客网站,很大部分都是六度空间的用户。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周不器结合着唐斌辰给出的日本社会风气的反馈,好似一下就融会贯通了。

    中美和欧洲市场,sns都在取代博客,成为新的互联网潮流。

    可是日本没有。

    博客的形式,依旧被日本网民所喜爱。

    为什么?

    因为日本比较特殊的本土文化,老百姓比较内敛,不喜欢表达;喜欢默默的旁观,不希望成为受到关注的那个。

    都希望隐藏自己,怕给别人造成麻烦。

    像朋友网这样的sns网站,模式是用户发内容,给朋友看。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旁观者。

    万一自己发的内容,给别人造成了困扰,怎么办?

    博客就不一样了,不用把自己的隐私分享,只要关注一些知名的博客,去看他们分享出来的内容就行了。

    其实就是一个“旁观者”的产品定位。

    即便是充当“参与者”,也要把参与感降到最低,即隐匿身份,不被打扰,也不打扰别人。

    这一下,周不器就对yikyak的产品定位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了。

    跟微博还真不太一样。

    要让充当旁观者的用户更多地去关注别人,关注明星和社会名人。自身的信息需要隐匿,不要被人察觉到。

    就像看片。

    偷偷的在家里看,却不能被外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