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搜书 - 历史小说 -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三章 鸩杀宋江 (1)

第一百八十三章 鸩杀宋江 (1)

    童贯、蔡攸回京后的当天夜里,童贯连自己的府邸都未顾上回,就先去了王黼府邸,向王黼打听他北征契丹期间,朝廷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又和王府商量了一件重要事情,让王府在第二天的时候,将杨戬、高俅约至府邸,他和蔡攸一大早觐见圣上后,大家再在一起议议。

    和王黼商量好了事情后,童贯才赶回自己府邸,歇息了。

    第二天一早,童贯、蔡攸入宫进殿,觐见徽宗皇帝。

    童贯、蔡攸匍匐在徽宗皇帝龙椅前,高声呼道:“臣等祝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徽宗皇帝道:“平身。”

    童贯,蔡攸遂爬起身来,再次给徽宗皇帝行揖拜礼。

    徽宗皇帝看上去不甚高兴,轻轻摆了摆手道:“免了,你们说说此番北伐契丹的战事吧。”

    童贯禀告道:“启奏圣上,此次伐辽,战事原本进展顺利,大军有望攻占幽州,收复燕京失地。然而,臣遵旨招种师道随军伐辽,种师道受令在保州与大军回合后,对北伐契丹之事甚是抵触,先是各种推诿,阻扰大军讨辽行动,动摇军心;继而急躁冒进,滥杀无辜,致使此次征剿失利。启奏圣上,种师道天姿好杀,自行其是,助贼为谋,以沮圣意,当为本次伐辽失利担责。”

    徽宗皇帝见奏,沉默不语。

    在徽宗皇帝的印象中,种师道顾全大局,通达明理,不是童贯说的那样的人。故此,徽宗皇帝沉默不语,在琢磨童贯所言,究竟有多少可信度。

    见徽宗皇帝沉默不语,蔡攸也从旁奏道:“圣上,种师道武断专行,不服节制,为确保复燕大计顺利进行,臣乞行军法,从严惩治种师道,以儆效尤。”

    “这个情况,卿的奏折里,因甚未说?”

    徽宗皇帝看着蔡攸反问了一句。

    “启奏圣上。臣以为奏折中说不甚清,现在觐见圣上时,专一面陈。”

    徽宗皇帝闻奏,自言自语地说道:“二位卿,情况似乎不对呀,以朕的印象和了解,老种秉性耿直,行事光明磊落,不是卿等说的那样的人。”

    蔡攸奏道:“启奏圣上。人不可貌相,人心更是难测,人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此一时,彼一时,是不一样的。启奏圣上,按说,以前的老种,的确不是那样的人,在镇守西北及北部边陲的数十年里,老种格尽职守,多有功劳;然而,此次伐辽,老种确有反常之举。启奏圣上,大军北上伐辽,乃圣上您的专旨,然老种明知此情,却屡次劝说童枢密与契丹和好,这不是公然违抗圣上旨意?童枢密数次训斥了老种,老种坚持己见,在接下来的行动中,不遵帅令,妄开杀戒,破坏朝廷既定的招抚方略,将契丹置之死地,使契丹强力抵抗,致使此次北伐失利。启奏圣上,种师道所作所为,乃是有意破坏此次伐辽行动!应予严惩。”

    徽宗皇帝见蔡攸说得有根有据的,似乎真是那么回事,遂又思索了一番。

    徽宗皇帝根据童贯和蔡攸的禀报,回想起过去的一些事情,觉得种师道之所以会如此,一定是因与童贯有过节,觉得在童贯靡下效力,屈才了,故此不服从童贯帅令。

    现在,童贯和蔡攸禀报了种师道的一些情况后,徽宗皇帝有点后悔了。徽宗皇帝原本就知道童贯与种师道不和,却让童贯招种师道与军中,这不是人为制造牵制了嘛!

    如此一想,徽宗皇帝相信蔡攸和童贯的话了,心里就对种师道来气了,愤然说道:“二位卿,这是朕虑事不周。朕本想老种久镇边关,熟知契丹情况,有意让种师道随军北伐,多出点主意,以取得证剿契丹的胜利,没想到事与愿违了。这个老种,他既是不赞同伐辽,就撤销其本兼诸职,将其调回西北,专任延庆平固四府经略使职务,专事西北防务;至于北方军民诸事,由童枢密全权负责,童枢密在朝期间,暂由王禀代理负责,刘延庆协助之。”

    童贯、蔡攸弓腰呼道:“圣上英明!”

    徽宗皇帝继续安排道:“两位卿,征剿契丹,收复燕云故土,事体重大,你二人下去后,多与王宰相、蔡太师等人协商,拿出个周全可行的方案来。”

    童贯、蔡攸弓腰答道:“臣等遵旨!”

    随即,童贯、蔡攸告辞出宫。

    当时,童贯、蔡攸出宫后,直接到了宰相王黼的府邸。

    此次伐辽失败,对童贯的自信心,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童贯最具以骄傲的,就是他的军事才能,因此次北伐失败的原因,童贯对自己的军事才能产生了怀疑。童贯觉得,就目前来讲,除了自己外,在军事上有才能的,非宋江、卢俊义莫属了,再加上,那厮们刚刚征剿方腊取得了巨大胜利,正受圣上信赖,假若圣上对自己失去信心,就有可能启用宋江、卢俊义等人,那样的话,自己就靠边站了;假若宋江、卢俊义伐辽成功,真的收回燕云十六州了,将来被封王的就是宋江、卢俊义了,就没有自己什么事了。

    这是童贯无法接受的。所以,在返京的路途上,童贯和蔡攸就商量好了,这次返京后,首先要干的事情,就是把宋江、卢俊义给灭除了,省得他们再得势,再崛起。

    其实,要谋害宋江、卢俊义这个事情,蔡京、王黼、童贯、杨戬等几个jian臣,早就商量了好了。当时,宋江、卢俊义征剿方腊,凯旋而归,徽宗皇帝专程迎接,专办庆功宴会,赐金赐银赐黄马甲,封给高官厚禄,还专批宋江回乡省亲,把当时也在场的蔡京、王黼、童贯、杨戬等人皆凉在一边,未予理睬,还旨令蔡京等人皆向宋江、卢俊义表示恭贺,这让蔡京、王黼、童贯、杨戬这帮jian臣佞贼无法接受。当时,碍于徽宗皇帝的面子,也碍于剿灭方腊乃朝廷的大喜事,蔡京、王黼、童贯、杨戬等人强作欢颜,谦卑地恭贺宋江、卢俊义得胜凯旋,肚子里的气怕是把肚皮都要撑破。

    待宴会毕,几个jian臣佞贼返回至蔡京的宰相府,就开始商量谋害宋江、卢俊义的事情了。

    当时,在宰相府,杨戬一边喝着茶,一边对蔡京、王黼和童贯说道:“两位恩相和枢密使俱在,下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蔡京闻言笑道:“杨太尉何故客气?咱们是啥关系?此乃宰相府,大家都是熟人,私下里说些闲话,有甚话不当讲?杨太尉只管讲便是,无需多虑。”

    杨戬看着蔡京说道:“恩相在上,想那宋江、卢俊义,前身乃是落草贼寇,有道是,一日为盗,终生是贼,骨子里的反性是改不了的。目今,宋江、卢俊义虽是征剿方腊有功,毕竟是有前科的;如今,朝廷授予宋江高官,享着厚禄,也非良策。”

    蔡京闻言,心想,可不就是?!但表面上装作不甚在意,只是用手捋着胡子,含笑不语。

    杨戬续说道:“目今,圣上视宋江甚高,待宋江甚厚,眼看着那宋江那厮很是受宠,如此一来,会给其他贼寇传递不良信息。恩相请思,一朝为盗,终生是贼,对宋江之流,断然不能给其出路,方是上策;若给了宋江之流高官厚禄,岂不是人人都去落草为盗了?毕竟杀人放火受招安,不但没受惩罚,反倒当大官了。”

    蔡京闻言,频频点头,深以为是。

    童贯略微沉吟后,接言说道:“杨太尉多虑了。想那宋江,为讨方腊,伤亡惨重。手下将领,已为数不多。想他原是一百单八将,上应星辰,声势浩大,而今死伤大半,仅剩下区区二十余人,想必也兴不起什么风浪来,不足为虑。若说不公之处,倒也是有的。我等大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终身为朝廷出力,眼看着倒不如穷途末路下被招安的宋江、卢俊义受待见,如此一来,俺心中也甚是不平。”

    王黼看了看童贯,说道:“童枢密,宋江征剿方腊固是有功,然宋江的出身也令人担忧,那厮一旦有个反复,朝廷损失巨大,你我同为朝廷大员,当为朝廷cao心,以防不测。”

    童贯闻言,看看王黼,问道:“太宰此话,意为宋江会再次谋反?宋江征讨方腊,非是谋略有多高,实乃手下兵强马壮而已。目今,宋江势已孤单,茕茕孑立,自顾尚不能,怎敢反复为盗?依太宰之意,难不成将宋江、卢俊义……”说到这里,童贯停止了说话,用手往脖子上抹了一下,然后又看向王黼。

    王黼尚未搭话,蔡京就笑着说道:“为区区宋江、卢俊义,如此动得那大干戈?!太是费事。”

    王黼接言说道:“太师所言极是。我等处事,办法多的是,还用得那般费事?天子既是器重宋江、卢俊义那厮,哪天上朝时,我等哄诱着天子,赐赏给宋江、卢俊义一瓶御酒,作为犒赏,然后不就什么事都解决了?”

    蔡京、童惯、杨戬闻言,相互一看,哈哈大笑。

    后来,因蔡京暗中反对联金灭辽之事,被徽宗皇帝第三次罢免了宰相职务,童贯也因筹备征剿契丹之事,忙得不可开交,倒将谋害宋江、卢俊义的事情,给耽误了下来。

    如今,征剿契丹失利,谋害宋江就成了当务之急,故此,童贯和蔡攸在觐见完徽宗皇帝后,按昨晚他和王黼的约定,来到王黼府上,和王黼、杨戬、高俅等人,商议谋害宋江、卢俊义的具体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