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搜书 - 言情小说 - 都市奇人录在线阅读 - 551章 公众人物

551章 公众人物

    今天总结一下,我从写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了。从一开始的担心签约,到现在的经常断更,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笔者知道,对于网文来说,断更不好,对其销量是致命的事情,但是都市奇人录这本,不可能做到天天更新,因为不是快餐文,不想随便写写应付了事。

    回顾一下,这本书到底写了什么?中医,八字,异能,等等看似很杂,不过中心主题还是很明确的,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说实话谈不上宣扬传统文化,为啥谈不上呢?因为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断层太多,继承都困难,怎么谈得上宣扬呢?这个文化断层已经至少有100年了,加上传统文化从明朝左右就开始衰败了,所以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误解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对于中医的教育也进行了诸多的批判,中医教育这块问题多多,弊端弊病俯首皆是。不论是课程的安排,还是学生的具体学习都充满了问题,五年下来,中医可谓是一窍不通,就这样直接去医院当医生了,然后一切都是规范化cao作,请问这样下去中医还能生存么?这种模式根本不需要中医的存在,只要西医就行了。只要根据说明,开的中成药就行了,还需要中医去看病么?所以中医只有脱离开医院才能生存。在医院,一个中医师是不自由的,开什么药其实不是你说了算的,因为牵扯到分成奖金。你想开点便宜中药,医院领导也不同意的,所以这就是中医不能在医院生存的原因,中医只能在民间生存。

    当然具体的原因是非常深层多面化的。医院没有中医生存的土壤,这句话总是没错的,不管医院的医生是否承认,但是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现在医院有几个纯中医的诊室?有几个医院是靠中医中药赚钱的?所以如果是读者的话,就会知道为什么看病难了,明明想去医院找中医大夫看病,但是效果往往不佳。这里面就是医院来说。工资跟疗效是不挂钩的,医生不必去钻研业务问题导致的。

    这里面关键就是责任感的问题。什么是责任感?医生对病人负责,对病情关心这就是责任感,这是职业的责任感。身为人夫人母对孩子关心爱护。这是父母的责任感。这是人的本性。有善心,就会产生责任感。

    不知道大家看过老友记没有,里面就是采访陈光标的。陈光标是全国的首善,一共捐出十多个亿了。采访就是针对他的这种行为,来进行的。其实本来富豪捐款用于慈善事业应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捐出数量如此之大,行为如此高调的,在中国实属罕见。陈光标自己说,自己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在于一种责任感跟使命感。这种非常强烈的感觉去促使他这样做。并且他在这种高调的行为中,遭遇到非常大的误解跟阻碍。很多人误解跟谩骂,称他有目的。居心叵测,这点他早已不在乎。他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就要高调做善事,如果你不服你来做,你来和我争“中国首善”这个称号。在这个把钱看成首位的世界里面,钱就是一切的世界里面。陈光标无疑给了人们心中一个很大的警醒。中国也有很多比陈光标更有钱的商人,但是他们是否能够捐出10多亿?来挑战首善这个位置呢?大部分都会低调做事,闷声赚大钱。其实一个商人成为公众人物,对生意来说,不是什么好事的,因为大家会关注你,你的一切行为,私人空间也受到限制,所以大部分有钱人第一个想法就是低调赚钱然后移民。所以对于误解陈光标的人,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给你100亿,你会捐出多少,你是低调的享受奢侈的生活,还是高调的行善呢?

    关于那个节目,还有一句话让人感受很深,那就是做好人付出的代价太大,而做坏人的成本太低了。现在这个社会就是如此,想做好人可以,但是你需要付出太多的代价,而做坏人,所需要的成本太低,这就是目前社会为啥人们不愿意做好人的原因。真的,你要做一个好人,需要一个非常坚定的信念,需要一个非常沉重的责任感跟使命感的,这是社会跟人生对你的考验。所以笔者也一直宣扬传统,宣扬善。宣传恶的,实在是太容易了,稿费也好赚,但是宣传善的,宣传做一个,现在有几个人看呢?

    但是我跟陈光标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同样有很沉重的责任感跟使命感,那就是对于传统文化道德的宣传。首先是使命感,这种感觉从何而来,我也不清楚,但是看到目前的社会现状,尤其是欧美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传统道德的误解,感到非常的痛心。一种力量驱使我要把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去纠正过来,当然本书是笔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可能跟别人理解的不同,这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笔者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关键点是亲自去做,去体验,去躬身而行。而不是只读了几本书,就认定了。所以中医也好,术数也好,你必须去实践才有发言权,在实践中总结,而不是看到一些书的观点,或者那本书是所谓的名人写的,你就去赞同。而是无名人写的观点,你就去反对。所以有些读者可能觉得我的书跟一些人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观点不同,这是正常的,这是我对于传统的认识,至少是目前的认识。比如中医部分,我都是从伤寒论的经方角度去思考的,平时看病也基本上开经方,对于药性的把握或者理解,也经历了很多的思考,越发觉得伤寒论的玄奥无边。比如我前几章的妙手退高热那篇,就是用到了麻杏石甘汤跟附子理中汤这两个方子的合方。这个是我的经验之谈,遇到过很多高热不退的患者,输液不退,用激素不退,并且出现小便清长,身体虚弱。这种情况,在伤寒论里面有时候要用到合方。就是利用麻杏石甘汤的退热,石膏麻黄杏仁甘草的组合,是非常针对阳明高热的。而附子理中针对少阴,也就是小便清长的症状表现而考虑的,所以这个合方同时针对阳明高热跟少阴不足,才能把这个热退下来。这个高热已经不单纯是太阳病的范畴了,不是单纯的解表药就可以的,伤到少阴了。这个方子用到附子理中,可能很多中医不理解,因为附子理中为热药,在高热的时候一般是不用的。但是看问题要看全局,麻杏石甘的退热效果跟附子理中是不矛盾的,附子跟石膏同用不会发生反效果的,伤寒论里面寒热同用的方子比比皆是,要灵活运用。这个笔者的经验之谈说来有趣,在一次上中药论坛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个帖子,说的就是高热不退小便清长的病例,用各种方子无效,然后我去回复,用完这个方子,两剂就热退身凉,所以这个方子看出适用非常广泛,并不是一定要现实中面对面诊断后才能用。中医看病要把握住关键点,把握住病机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的掌握是需要你长期实践的来的,而不是你看两本医书就去用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个方子伤寒论上就有,为啥很少人会去用呢,多个中医开方却无效?那就是对于方子的认识还不够。笔者目前也是一样,对于伤寒论的很多方子也是认识不够,毕竟几百个方子,要都达到很高的认识本身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需要一生的时间去学习。但是要记住,对于中医要想有发言权,必须要经过临床实践的,这是最起码的条件。

    但是社会上,往往外行评论内行,不从事临床的中医的外行却频频的攻击中医,随便评价中医。最著名的就是**,说中医大的学生不用看古书,随便一个都比张仲景强。伤寒论时代太久了,没什么价值的话随口而出。很难想象,这种人竟然是一个公众人物,这样的人竟然还有一大帮的粉丝。如果他从事中医临床,他说这个,能接受,但是他明明是外行,却偏偏来评论,甚至在什么电视节目上跟一些中医辩论,我怀疑这里面有商业内幕,一个外行根本没有资格评论,更何况上电视节目呢?这种哗众取宠的节目竟然也能播放。现在的人为了名利,什么事情都敢做。中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没有地位了呢?为什么没有人去批判西医呢?西医其实有很多可以批判的地方啊,比如激素的滥用,抗生素的抗药性,等等,这些问题为什么没有公众人物就发表评论呢,为什么没人去攻击西医呢?这明显就是欺软怕硬的表现。。。)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551章 公众人物在线 .